• pc端幻灯1
  • pc首页幻灯3
  • pc首页幻灯2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0896-98589990
工程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案例

中国中铁海外典范工程及卓越项目案例

发布时间:2025-09-10 11:54:55
分享到:

  中国中铁,这家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留下建设印记的巨头,不仅以其卓越的工程能力闻名于世,更在海外打造了众多备受瞩目的超级工程。2016年,中国中铁官方微信平台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十大海外典范工程”评选活动。经过基层推荐、网络投票及综合评审等多轮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这些工程不仅代表着中国中铁的顶尖水平,更展现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些令人瞩目的海外典范工程。

  中国中铁举办“十大海外典范工程”评选,经过多轮竞争,选出10个典范工程,展示其全球影响力。这些工程从众多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展示中国中铁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窗口。

  广泛影响力的项目如罗安达NCC社会住房项目等,代表中国中铁的卓越能力,不仅是其在海外市场上的一面旗帜,更彰显了其背后的工程技术与管理水平。

  安哥拉罗安达NCC社会住房项目,作为安哥拉战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工程,其一期建筑面积高达170多万平方米,占地200多公顷,涵盖了424栋住宅楼、30栋公共建筑,以及完善的水、电、道路和绿化等配套设施。该项目作为中资企业的标杆,展示了在安哥拉的市场实力。该工程自2008年开工以来,历经六年多的艰苦建设,终于在2014年5月圆满交付使用。

  刚果(金)华刚矿业铜钴矿项目,被誉为世界级特大铜钴矿,其资源储量高达868万吨金属铜,吸引了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巨大投资,总投资额达到67亿美元,成为中国在非洲地区投资规模最大的非能源类项目。该项目的一期湿法冶金工程,以其单系列规模位居全球之首的浸出-萃取-电积生产线,展现了当前湿法冶炼技术的最新成果。自2013年4月启动采选冶一期工程建设以来,该矿于2015年10月顺利投产。

  安哥拉铁路改建项目,作为安哥拉近30年来通车的首条铁路,意义非凡。其中,罗安达铁路改建I期工程涵盖了邦戈BUNGO至维亚纳VIANA段22.7千米既有铁路的重建,以及罗安达LUANDA港区新建的3.5千米铁路。建设了安哥拉近30年来首条铁路,对当地基础设施贡献显著。该工程自2003年10月启动,历经9年多的建设,终于在2012年12月全面完工。

  阿联酋棕榈岛,被誉为世界最大陆地改造项目之一,其设计独具匠心,包含一个宛如棕榈树干的人工岛、17个形似棕榈树的小岛,以及环绕它们的环形防波岛。项目打破了欧美建筑垄断,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承揽的规模最大的建筑工程项目。其中,中铁四局等知名企业深度参与,为项目的成功实施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摩洛哥布里格里格河谷斜拉桥,作为摩洛哥王国的首座斜拉桥,同时也是非洲大陆最大的斜拉桥,不仅彰显了阿拉伯民族的独特建筑风格,更被誉为“梦想之桥”。该桥全长952米,桥面宽达30.4米,于2016年7月7日盛大通车。建造了非洲最大的斜拉桥,为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带来了显著的改善。

  安帕铁路卡姆奇克隧道,由中国中铁隧道集团以国际EPC总承包模式精心设计并施工,成为目前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承建的最大工程项目。这条全长19.26公里的隧道,被誉为“中亚第一长隧”,自2013年开工以来,历经艰辛,终于在2016年2月实现贯通。中国在中亚的最大隧道项目,该工程不仅对改善乌兹别克斯坦民众的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更将有力推动该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城市轻轨,作为非洲大陆上首条正式投入运营的现代化城市轻轨,其建设与运营均由中国中铁负责。为非洲首条运营的城市轻轨,该项目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提升了亚的斯亚贝巴的交通便捷性,同时也为非洲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城市轻轨建设与运营经验。

  亚吉铁路,作为非洲首条电气化铁路,不仅是中国海外首个全产业链、全流程“中国化”的跨国电气化铁路项目,更展示了中国在铁路领域的综合实力。其全长752.7公里,设计时速高达120公里,使用中国标准和建设能力,为非洲的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2002年至2016年,中铁建工的团队连续14次参与了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建设工作。面对南极的苦寒、极风、暴雪以及极夜等极端恶劣气候,他们毫不退缩,成功完成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的建设与维护使命。展现了中国建设团队在极端环境中的建造能力。

  坦赞铁路,作为新中国首个援外项目,不仅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更是东非与中南非的重要交通枢纽。被称为“自由之路”的坦赞铁路连接了坦桑尼亚与赞比亚,是中国最大援外铁路项目。

  卢旺达国家体育场,又称“和平体育场”,坐落于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由中国政府援助建设。该体育场占地广阔,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可容纳20000名观众,是当时卢旺达唯一的国际级体育比赛场所。展示了中国援助和两国友谊。

  援加纳阿克拉至库马西公路改扩建项目,是加纳的重要交通要道。改扩建重要交通要道,项目极大缓解了加纳的交通拥堵问题,并对推动加纳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坦桑尼亚新议会大厦坐落于多多马,成为坦桑尼亚的国家地标性建筑。克服困难建成地标性建筑,展现了建设者们卓越的专业素养和不懈努力。

  中铁参建的援塔吉克斯坦沙尔—沙尔隧道及南北连接线项目,是连接中塔两国公路交通的重要枢纽。该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体现了中塔合作成就。

  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生产技术指挥中心工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地民族特色的和谐共存。相融中西方建筑文化,该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

  白俄罗斯别列佐夫联合循环电站和铁路电气化项目,标志着中国建筑技术和节能环保理念的对外输出,彰显中国技术的实力与竞争力。

  昆曼公路湄公河大桥,作为中国援助项目的典范,推动昆曼公路贯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也是昆曼国际公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安提瓜和巴布达的V.C伯德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是中加勒比合作的重要象征,项目展现了中方在海外基础建设领域的实力。

  坦桑尼亚基甘博尼大桥,作为东非地区首座规模宏大的斜拉式跨海大桥,东非最大桥梁,展示了中铁建造能力,被赞为“东非最壮观的桥”。

  2023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间,从东非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到区域互联互通“梦想之路”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从实现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梦想的中老铁路到实现东南亚“最快速度”的雅万高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中铁建设者们发挥专业优势,铺筑发展共赢路,谱写友谊新篇章,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撒播到世界各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中铁力量。

  建设单位:中铁二院、一局、二局、三局、四局、五局、六局、八局、十局、隧道局、电气化局、武汉电化局、建工、广州局、上海局、国际、设计、科研院、工业等

  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跨越山河,促进了中老两国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成为联通内外、辐射周边、双向互济的黄金大通道。

  雅万高铁全长142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连接首都雅加达和万隆,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铁,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

  项目起自孟加拉首都达卡,经帕德玛公铁两用大桥,向西南延伸至杰索尔,全长约170公里,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全部通车后从达卡到杰索尔的旅行时间将由10小时缩短到2小时,被民众亲切地称为“梦想之路”。

  匈塞铁路连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是“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两国首都间铁路旅行时间将由8小时缩短到3小时左右。目前,匈塞铁路匈牙利段的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亚吉铁路由中铁二局等中企联合承建并运营,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是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全长752.7公里。

  卡姆奇克铁路隧道是中国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承建的最大单体项目,同时成为了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合作的示范性项目,被誉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先期成果。卡姆奇克铁路隧道是“中亚第一长隧”,解决了乌兹别克斯坦三分之一人口出行的问题,原来从塔什干到费尔干纳需要翻山越岭,绕道他国,现在只需3小时,极大促进了乌兹别克斯坦的铁路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埃及斋月十日城轻轨铁路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东部,是连接开罗市区与新行政首都、斋月十日城和东部沿线卫星城的重要纽带,也是中埃“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之一。

  尼日利亚阿布贾-卡杜纳铁路全长186.5公里,2016年7月26日正式通车,是尼日利亚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也是非洲首条全部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的铁路。

  斯里兰卡南部铁路延长线一期项目是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承揽的第一个斯里兰卡铁路工程项目,也是斯里兰卡独立后的首条新建铁路。这条铁路线的建成通车,有利于提升斯里兰卡南部地区交通便利化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越南河内吉灵-河东线轻轨是越南第一条城市轻轨,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点工程,也是两国政府合作的示范性工程。

  特拉维夫轻轨项目是以色列建国以来最大的政府特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为红线、绿线、紫线等线路,其中进展最快的红线公里,连接起特拉维夫及其下辖的几座卫星城市,沿途共设34个车站,其中24个为地面车站,10个为地下车站。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轻轨,是非洲大陆首条正式投入运营的现代化城市轻轨。该项目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一期线千米。

  MRT建立了一个集成的城市大众捷运系统,其轻轨交通网络穿行连接多达120万居民的居民区、经济中心、商业中心和郊区等领域,促使吉隆坡跻身大都市和世界宜居城市。